编者按
郡县治则天下安,县域强则国家富。
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。为充分展现河南改革开放成就,大河财立方选取省内多个有代表性的县域,通过实地调研、走访等多种形式,重磅推出河南经济地理系列报道,全景展现河南县域产业的转型升级、变迁之路。
【大河财立方记者张劭辉王磊彬文李博摄影】位于豫西山区的栾川,因鸾鸟群栖而得名。《水经注》记载:“世人谓伊水为鸾水,故名斯川为鸾川也。”元人修宋史,始写栾川,沿袭至今。
栾川生态优越,森林覆盖率83.51%,有“中原肺叶”之称;旅游资源丰富,有2个国家5A级景区和8个国家4A级景区,是首批中国旅游强县、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和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;矿产种类较多,拥有钼、钨、金、铁、铅、锌等50余种矿产,被誉为“中国钼都”。
改革开放以来,栾川快速崛起,依靠较大储量的钼金属,诞生了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洛阳钼业)这一全球级企业;依靠丰富的旅游资源,培育出了老君山、鸡冠洞、重渡沟等一批闻名全国的旅游景区和民宿集群。
从工业发展到文旅融合,再到乡村振兴,栾川县以独有的“栾川模式”书写着改革发展的新故事。
工业的起点:
从独“钼”桥到百家争鸣
与中国大多数山区承载的农耕文明不同,在栾川数千年的璀璨历史长河中,“货币制造”闪耀着特别的光芒。
晋《旧五代史》、北宋《册府元龟》、清嘉庆《宋会要辑稿》等史料中,都有“栾川造币”的记录。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,栾川在工业领域大放异彩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栾川位于多金属成矿带,但受制于经济和技术能力,深藏于山川之中的钼、钨、氟等矿产资源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并未深度开发。
1969年8月,原国家冶金部在栾川冷水镇投资兴建了日处理50吨的小型实验厂,掀开栾川钼业发展史的第一页。因投建时间为1969年8月,该矿被命名为“698矿”。
1972年4月20日,栾川生产出第一批钼精矿;1974年10月,栾川生产出第一批符合标准的钼铁,填补河南省钼铁生产空白。
1978年,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,栾川县委、县政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,立足本地资源,对全县工业结构进行大幅度调整。以有色金属为主的矿产品开采、浮选、冶炼、深加工企业规模不断扩大,国营、集体、个体企业百舸争流竞相发展。
据《栾川县志》记载,上世纪80年代后,随着工业的蓬勃发展,栾川的工业经济以矿产工业为主中心,加工制造矿山机械相关产品。全县形成规模的有钼业公司机械修造厂、潭头机械修造厂、冶化公司机械修造厂和建筑公司机械修造厂。乡镇集体办企业有石庙矿山机械厂、合峪农机修配厂、陶湾伊源铸造厂。此外,还有大量分散在农村的“烘炉”。
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简称洛钼集团)中国区党政综合事务部副部长郑金双告诉记者,1980年,698矿与卢氏钽铌矿合并,成立河南省钼矿,隶属于原河南省冶金工业厅。当年,钼矿的采选规模就扩建至500吨/日,生产的“伏牛山”牌钼酸铵被评为河南省优质产品。
“1988年7月2日,河南省钼矿与栾川县钼业公司合并成立洛阳栾川钼业公司;1999年1月15日,洛阳栾川钼业公司与栾川县冶金化工公司合并,组建了洛阳栾川钼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,成立后的洛钼集团总选矿能力达9000吨/日,居国内同行业第二位,是河南省54家重点企业之一。”郑金双说。
到2000年,栾川县的工业产品结构开始多样化,千军万马过独“钼”桥而形成的产品单一化格局被打破,全县主要工业产品达到32种,工业经济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。
改革的春风:
体制改革激活产业内生动力
在栾川工业快速发展的同时,伴随着人们物质水平的提高,栾川的旅游产业也进入快速发展时期。
2000年8月,栾川县委、县政府下发《关于进一步加快旅游业发展的决定》。同年9月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、县长任指挥长的栾川县创建国家旅游名县指挥部,下设栾川县旅游工作委员会,负责对全县旅游工作的统一领导、统一规划和综合协调工作。自此,栾川县的旅游开发工作深入展开、有序发展。
首批被列入开发名单的有老君山、鸡冠洞、龙峪湾、九龙山、重渡沟等景区。到2000年底,全县已有旅游接待宾馆86家,床位4530张,从业人员2200余人。旅游业已成为当时国民经济中发展最快、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。
而就在此时,作为旅游行业的代表产业之一,农家乐走进了人们的生活。
据栾川县栾川乡养子沟村党支部书记王太峰介绍,2004年前后,山区的农家乐非常火爆,但那个时候条件相对简单,村民们把自家的房屋简单收拾一下,就能满足游客吃饭、住宿需求。当时价格不贵,十元、二十元一个晚上,条件相对好的还能达到三四十元一个晚上。
2007年8月23日,对栾川旅游产业来说,是一个重要的日子。
这一天,栾川民营企业家杨植森响应栾川县委、县政府“工业反哺旅游,以工促旅”的号召,同老君山林场签订合作投资开发协议,成立河南省老君山生态旅游开发有限公司,老君山林场占20%的股权,杨植森以瑞丰工贸有限公司的名义占80%股权,从事老君山的开发、建设、经营和管理。
老君山改制后,第一时间安置了林场所有职工,解决了拖欠的工资,还清了林场的历史债务。
“在董事长带领下,我们做的第一项工作就是修路,首先解决景区内老百姓出行问题。之后,我们开发景区、打造旅游线路。”河南省老君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赵育红说,老君山的发展也按下了加速键。
不仅是老君山快速发展,同一时期,鸡冠洞、重渡沟、龙峪湾、养子沟等景区在政策、时代的推动下也都蓬勃发展。
当然,改革的春风不仅吹到了旅游行业,还吹到了工业领域。
据郑金双介绍,2004年,经营困难的洛钼集团成功实施第一次混合所有制改革,上海鸿商成为洛钼集团第二大股东。改制后,洛钼集团一方面加速扩产,2006年集团公司总采选矿能力达30000吨/日;另一方面剥离低效无效资产,精干主体,轻装前进,完成职工身份合同制转换,提升科学管理水平。
“2007年,公司营业收入已达59亿元,实现利润25.1亿元。同年4月,洛阳钼业在香港上市。”郑金双说。
2012年洛阳钼业实施第二次改革,上海鸿商以市场化方式增持股份,以第一大股东身份开始主导企业发展。洛阳钼业走上了“国有引导、民营主导,市场化运作、国际化经营”的道路。
同年,洛阳钼业成功在A股上市,成为国内有色行业少数几家A+H两地上市公司之一,利用资本市场金额累计超过400亿元,充足的资金为公司迅速扩大产能、应对市场低迷、海外并购提供了保障。
市场的繁荣:
工业、旅游各领风骚、相互辉映
2013年2月,栾川县委1号文件下发《关于建设全景栾川的意见》,明确“全区域营造旅游环境、全领域融汇旅游要素、全产业强化旅游引领、全社会参与旅游发展、全民共享旅游成果”五个全的发展思路,把全县作为一个大的生态公园,按照国家5A级景区标准进行全面提质升级,实现“景城一体、景县一体”。
该文件以全新的理念,把栾川旅游产业推向了高峰,“栾川模式”开始被广泛关注。
在“全景栾川”理念的引导下,老君山、重渡沟等一批景区快速发展,并有效拉动了县域内酒店、餐饮、交通等行业消费,四季旅游市场全面激活。
河南省老君山文旅集团副总经理、党支部副书记潘苗表示,经过15年的开发建设,老君山已经实现了交通顺畅、方便出行;设施完备、服务齐全;生态环保、绿色低碳;景观优美、安全有序。有梦想、有故事、有效益的老君山,被成功打造成为集旅游观光、休闲度假、祭拜朝圣、文化融合、研学体验、拓展训练、地质科普、原始探险为一体的国际有名、国内著名的最佳旅游目的地。
景区在发展,民宿产业也在不断升级。
据栾川县栾川乡养子沟村居民、素野民宿酒店总经理李锋介绍,之前他在外地打工,后来看到家乡旅游产业蒸蒸日上,就回家乡开了这个民宿。
“刚开始建这个民宿时,没有资金,在县、乡、村委的共同努力下,帮助我成功申请了贷款。我们就高标准投建民宿建,建成后每年的收入都比较可观。”李锋说:“经营民宿还要跟着市场的节奏,我们也不断地外出学习,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做法,回来后进行升级改造。”
栾川县栾川乡养子沟村支部书记王太峰告诉记者,养子沟的民宿产业发展至今,共经历了5个时期。服务、层次、种类也在不断优化提升,住宿费由原来的几十元,上涨至几百元、上千元一个晚上,即便是这样仍然供不应求。
目前,栾川县共发展高端民宿271家,高端民宿集群7个,民宿客单价由350元提升至650元,年均入住率达70%以上,旅游旺季入住率达到100%,共有8.6万群众参与民宿及相关产业,年均收入超过5万元。
“对于民宿产业,栾川县以‘全县一盘棋’的理念,坚持把民宿打造成目的地产品,整合资源,分区划块,实现重点布局、多点开花,主打高端定位。同时,积极探索‘民宿+’模式,通过搭建新场景、丰富新业态,为游客提供更具个性化、更有特色的沉浸式体验。”栾川县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副局长段一林说。
2017年11月,栾川县按照“政府引导、企业参与、市场运作”的原则,利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协会搭建平台,打造“栾川印象”区域公共农产品品牌,对县域内特色农产品进行统一品牌包装、统一市场定位、统一管理销售,加快形成独特的市场优势和竞争力。
“目前,‘栾川印象’已开发系列产品8大类210个品种,发展产业基地27个,全国绿色食品原料(玉米)标准化生产基地5.29万亩,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值超16亿元,农产品变为了旅游商品。”“栾川印象”运营主体、洛阳市川宇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兼总设计师吴冬阁说。
在工业方面,栾川县现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3家,其中钼选企业26家,以洛钼集团、龙宇公司为龙头,合计选矿规模11.61万吨/日,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工业体系。
尤其是洛阳钼业,依靠强大的资本优势,在全球不断“攻城略地”,先后收购澳大利亚北帕克斯铜金矿NPM80%权益、15亿美元收购巴西的铌磷业务、收购刚果(金)铜钴业务TFM大部分股权、收购埃珂森IXM100%股权、参股华越镍钴项目30%股权、收购KFM95%股权等。2023年1月,洛阳钼业联手宁德时代获取玻利维亚Uyuni和Oruro两座盐湖的开发权;2023年3月,宁德时代全资子公司四川时代成为洛阳钼业第二大股东。
持续的动力:
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
在中国兰花的大家庭里,根植于伏牛山幽静丛林之中的栾川蕙兰,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。
2021年,“栾川蕙兰”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核准注册,成为该市继“洛阳牡丹”之后第二个获批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的林木花卉品种。
据栾川县合峪镇首批蕙兰栽植农民企业家杨金太介绍,从1988年开始,他从事香菇、木耳等土特产经营,后来到上海、湖北等地发展。在湖北期间,他偶然接触到蕙兰产业,从2000年起,从事蕙兰种植和培育。目前,他共栽植精品蕙兰200余种2500余盆,并通过代养、寄养和技能培训方式,带动80余名群众从事蕙兰种植,每户年新增收20余万元。
据统计,合峪全镇现有13个行政村400余户群众种植蕙兰,蕙兰存量20余万盆、200多万株,是栾川蕙兰种植大户最多、保有品种最全的乡镇。
目前,栾川县紧紧围绕蕙兰产业,加快打造蕙兰文化产业园区平台,着力打造全国最具品牌影响力、最具市场引领力的蕙兰文化产业综合体。
以兰花带动栾川产业多元化发展,只是当地助推文旅优势产业做强做大的一个“美丽”缩影。伴随着消费理念和消费需求的升级,段一林表示,栾川县正紧紧围绕“颠覆性创意、沉浸式体验、年轻化消费、移动端传播”这个主线,积极推动传统式文旅从观赏式消费向体验式消费转变。
“在旅游产品业态方面,持续丰富游客体验,淡化‘门票经济’,创新产品业态,大力发展沉浸式演艺、剧本娱乐、汉服体验、亲子研学、电竞数娱、高端休闲等沉浸式体验项目,更好地满足游客需求。”段一林说。
而栾川县围绕“生态立县、创新活县、旅游富县、产业强县”战略,组建4个驻点招商组,分赴北京、上海、深圳、郑州等多个城市,开展覆盖环渤海、长三角、珠三角、中原地区的招商活动。
据了解,目前栾川县的招商重点为围绕钨钼氟产业链延链补链、文旅文创、医养康养、特色农业、中医药等5大优势产业开展产业链精准招商。
“栾川县立足‘中国钼都’‘旅游强县’等资源禀赋,积极对接钨钼产业链和创新链,发展生产性服务业、文旅性服务业。”栾川县投资促进服务中心主任郭君介绍,下一步,将紧紧围绕县委提出的“2341”发展路径(加快2个转变:加快向科技新兴产业升级转变,加快向打造文旅文创支柱产业转变;3个目标:打造乡村振兴共同富裕先行区,打造全域旅居康养示范区,打造工矿业转型升级发展区;4个突破:规模总量新突破,创新驱动新突破,乡村振兴新突破,产业升级新突破;1个保障:以从严管党治党、锻造能力作风为保障),坚持发展为要,锚定“产业强县”目标,加快构建特色鲜明的栾川现代化产业体系。